智慧电梯安全共治 监管创新民生护航
为进一步降低城市电梯运行的故障率,更科学有效地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日前,记者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走进特种设备”采访团,来到杭州等地了解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电梯智慧救援,深入推广电梯透明维保,积极争取电梯立法的经验。
“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我国电梯保有量从2003年的43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628万台,随着电梯数量的急速增加,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变得更为重要也更加艰巨。
电梯智慧救援监管建设
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化升级“96333”电梯应急处置体系,推动救援的智慧化建设。当市民被困电梯时,96333应急处置中心在接到市民被困信息后,通过智慧救援电子地图实时定位故障电梯,平台直接向维保单位派发电子任务单实现就近救援,同时向被困人员发送救援人员路径轨迹的链接,进一步提高救援的效率和救援的人性化水平。此外,杭州积极推广安装电梯智慧监管装置,安装智慧监管装置的电梯能够实现困人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报警,第一时间将电梯困人的信息匹配后传送至96333平台,大大节省了人工报警的时间。智慧救援系统试点应用后,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较传统96333人工接警处置14分钟左右用时进一步缩短了2分多钟。在推动智慧救援同时,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打造动态监管系统,实现对电梯超期维保、超期未检智能预警;故障大数据整理归类和挖掘分析,实现对电梯安全精准管理,进一步提升电梯的智慧化监管和智慧化运用水平。
电梯透明维保
为规范电梯维保行为、破解虚假维保和维保走过场的问题,杭州市局创新开发了电梯透明维保系统,要求电梯维保人员进行维保作业时实名登陆透明维保APP,并根据系统内设的项目和参数,实时拍摄、上传现场照片和数据,实现了维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监督,有效打造了电梯维保“透明工地”。
电梯透明维保系统既提升了市民参与安全监管的积极性,又破解了电梯维保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有效完善了电梯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构建电梯全民大监管的格局。
电梯立法与电梯保险
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电梯安全隐患带来的基层治理矛盾日益凸显,而政府“保姆式”管理存在着受益范围小、投入金额多、牵扯精力大、协调工作难的明显短板。
杭州市通过颁布实施《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将远程监测装置作为新装电梯出厂的标配要求,用智慧手段率先开展电梯实时风险监测、提前预警,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南京市也于2019年上线电梯保险2.0版本,经公开招标由五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联合承保。同时重新招标第三方保险中介机构,协助做好保险方案优化、索赔协助、纠纷调解、投保平台搭建、事故预防等专业服务工作。
宁波、广东等地也各自结合地方特色,寻求多种解决办法,通过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将抽象的保险条款、法律法规与具体的实际案件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