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设备,它的发展凝聚了人类智慧和技术的进步。从最初简陋的手拉货梯,到今日的高速智能电梯,电梯工程的演进不仅揭示了技术革新的步伐,更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紧密交织,共同塑造了现代城市的面貌。当前,电梯保有量趋于饱和,绿色环保电梯、智能化、信息化和高速电梯正在成为全球电梯产品发展的潮流。
通力集团1910年成立于芬兰,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目前,通力集团的电梯每天运送的客流量超过10亿人次。通力集团于1996年进入中国,到2023财年累计发运设备台量突破150万台,维保台量突破60万台,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总额约26%。
近日,对于全球电梯行业的发展、通力集团的未来战略以及在中国市场的规划,《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通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德龙( Philippe Delorme)。
电梯行业处于“变革时代”
《中国经营报》:通力集团如何看待自己在电梯行业发展史中扮演的角色?你认为通力的“护城河”是什么?
Philippe Delorme:通力集团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我认为通力集团有两个非常突出的品质:首先,我们非常注重安全与质量;其次,我们非常贴近客户。这些对于任何品牌来说都非常重要,尽管我担任通力集团的CEO才5个多月,还处于学习的阶段,但在这段时间里,通力全体上下对于安全和质量的承诺,以及“客户至上”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在充满动荡且变化迅速的市场中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通力集团将继续缔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以中国为例,3 月份我们的联网电梯(占全球服务总量的 20%)提供了 11.5 亿次电梯运营服务。城市化是持续的大趋势,这表明我们在智慧城市、可持续城市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城市化每天为全球各大城市带来 20 万新增人口(每分钟 140 人),人口流动与我们所需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发挥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万物互联的发展,数字化正在推动城市发生变化。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电梯行业一直处于“变革时代”,我们看到通力集团也经历了一定的人事调整。此次人事架构调整会给通力带来哪些改变?在你上任之后,是否有自己的规划蓝图?
Philippe Delorme:公司内部确实有一些人员的调整,但都是较小的调整,最主要的变化可能就是我刚刚上任CEO,但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从总体市场来看,包括中国市场在内,市场确实正经历着比较大的变革。对于电梯行业来说,最主要的变革是从过去更关注“新梯”转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现有电梯的现代化更新改造。虽然目前新建住宅在减少,对新梯的需求也在减少,但与此同时,对现有电梯的更新改造需求在不断上升。例如:提高现有电梯的能效,让它变得更加安全,这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基于此,通力集团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对运营模式进行了改革,目的是在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中,加强我们的竞争力和客户至上的理念。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简化我们的运营模式,以帮助我们加快战略执行,提高我们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在这一年里,对我们的运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经营报》:你本人是否对通力集团有具体的或者大致的规划?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变革有哪些困难?
Philippe Delorme:在困难方面,我觉得主要是全球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经常会有一些大事件发生。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从公司文化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引领公司变得更加敏捷,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公司的文化,这恰恰也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最大困难。从市场和以“客户至上”的角度来说,我希望从过去关注新建楼宇、新梯市场转向更多以服务驱动的模式,关注更新改造的需求。这和我前面提到的公司内部文化、更快速地响应、提高公司的敏捷性息息相关。
今天,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等大趋势支持我们推动行业革新。城市化推动我们不断提高垂直运输的效率。可持续发展引导我们为建筑开发全生命周期的环保技术。通过数字化,我们不断改善运营和产品,使其更智能、更高效。通过拥抱这些大趋势,我们将继续缔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秉承我们追求卓越和坚持创新的传统。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中国经营报》:近期,很多跨国企业的高管来到中国。通力集团在中国已有30多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本土电梯品牌也在崛起。通力集团作为行业“老前辈”如何看待中国市场?与全球其他区域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有哪些特色?
Philippe Delorme:第一,我认为中国市场有别于其他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其规模非常大,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因此,自然而然吸引了来自全球其他市场的目光。这也是为什么我担任CEO以后要来到中国,因为我需要不断学习这个新的市场,仔细倾听市场的需求。第二,中国各方面的创新速度非常快,我们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例如,从新梯转向现有电梯的更新改造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服务方面更快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对中国本土团队感到非常骄傲,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可以说,通力集团在数字创新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俗话说:“适者生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革新、不断调整,在竞争中赢得优势。我们认为竞争是件好事,无论是本土公司还是跨国公司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都能够促进各自的发展,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我们需要保持通力集团的竞争力,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现阶段,我们认为要保持竞争优势或者成为佼佼者,最重要的是保持灵活和敏捷。同时,我们也相信合作共赢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正在积极推进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
《中国经营报》:我们看到现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处于波动中,在此情况下,你认为,外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Philippe Delorme:我觉得其实说“大环境”的话,这对于处于其中的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跨国企业可以发挥的作用,就是要不断地适应与革新。以通力集团为例,近30年来我们已经成为中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受益于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通过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行业发展等方式做出了贡献。通力集团在中国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苏州昆山和湖州南浔,在中国雇佣了超过2万名员工。其中昆山园区是通力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将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通力昆山工业园作为通力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通力集团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拥有通力集团全球最高的电梯地上测试塔,以及超过200项的有效专利,中国十大最高建筑中有四座采用了通力集团的客流解决方案。2023年,中国超过200米的高层建筑中,三分之一以上采用了通力集团的客流解决方案。近年来,我们不断培育本地创新,促进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旨在推动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此外,我们利用数字技术,正在进一步搭建一个开放、创新、共享的行业生态系统——仟帆平台,旨在更好地赋能本土合作伙伴,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只有大家精诚合作,才能一起推动中国城市的智能和可持续化发展,为中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经营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梯市场,但也必将从一个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老旧电梯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会有着巨大的需求。通力集团是如何在这个市场应对这个趋势的?
Philippe Delorme:如你所说,现在全球现有的电梯大概是2500万台,其中大约1000万台在中国。全球每年新安装的电梯大约不到100万台,其中50%在中国。我们确实注意到,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电梯新装数量减少,因此新梯需求在下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在用电梯的数量非常庞大,其中许多需要进行更新改造。这方面的需求和机遇巨大,因为这些改造旨在提高电梯的节能性和安全性。
通力集团在不断投资新梯的同时,也提供预测性维保服务和定制化的现代化更新改造解决方案。以上海美罗城为例。美罗城作为徐家汇的地标商场,于1998年开业,20多年来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罗城一直为顾客提供卓越的购物体验。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提升客户体验,商场决定对老化的扶梯进行更新。然而,改造过程需要考虑到商场正常运营的情况,需要确保安全、不干扰正常运营。基于客户的需求,通力集团提供了EcoMod™的解决方案。分批进行改造,最大程度减少对客户的干扰。在保留扶梯桁架的基础上,预装好的部件按计划送达现场,降低了现场仓储的要求。通过通力集团的EcoMod™改造方案,美罗城的32个扶梯得到了全面更新,不仅满足了新的国家标准要求,还提升了性能和外观。
除此之外,通力集团还对老旧建筑,提供定制化的现代化更新改造,积极支持城市更新与发展。更新改造服务旨在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安全性和视觉外观,老楼加梯则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力民生。
《中国经营报》:我们看到,现在全球都走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国亦是如此,“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也是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电梯作为基础设施之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通力集团在数字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Philippe Delorme: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尽可能多地将电梯连接到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端。通过这些大数据分析,可以使电梯的运行更加高效、更加安全。例如在2019年,通力集团推出了行业首个智能电梯产品系列通力DX。DX采用全新一代数字化控制系统,不仅能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还具备极佳的可扩展性;同时它支持云端和本地端开放API接口,无缝连接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构建智慧楼宇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数字化工具,例如通力云管家,为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提供支持。通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预测性维保服务,通过对电扶梯维保需求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预先识别潜在故障,确保更卓越的产品性能,并显著优化乘梯体验——设备故障率降低约55%,困人风险减少约40%。
不仅如此,数字化也贯穿在通力的生产制造过程之中,通力电梯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大数据、物联网(IoT)、边缘控制等新兴技术,建立了5G专网智慧工厂。工厂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上,对车间的人—机—料、点—线—场进行了数字化和无线化改造,整合了设备数据和物流资源,提高了生产制造和场内物流系统的分析决策和执行效率,从而提升了园区的柔性制造水平。
《中国经营报》:除数字化外,我们看到通力集团在昆山产业园区也使用了一些光伏新能源来进行发电用于生产,能否介绍一下通力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你对于中国正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企业,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Philippe Delorme:早在2018年,我们制定了一个全球科学碳排放目标。通力承诺将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减少50%,包括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如车辆)以及间接气体排放(包括电力、热力、蒸汽和冷气等能源),截止到2023年,通力已经实现了减少约25%的碳排放目标。
在同一目标期内,通力集团的目标是减少40%与产品材料和全生命周期能耗相关的排放量,从而协助客户减少其自身的碳足迹,为更可持续的供应链做出贡献。2023年6月,通力集团成为全球首家实现生产碳中和的电扶梯企业。而在通力集团的全球工厂中,昆山工业园是其中的佼佼者,已实现100%绿电供应,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以及入选苏州“近零碳工厂”名单。
通力集团于2023年发布了全球首款碳中和电梯,在设计,材料选择、制造、物流以及安装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碳减排措施,并针对材料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碳排放进行补偿,从而确保所交付的每台电梯达到碳中和标准,以减少对气候的影响。通过高效节能的电梯技术和全球权威认可的碳减排项目,通力集团为净零碳建筑提供了创新的客流解决方案。
此外,通力集团还非常重视尽可能减少新电梯的碳足迹。例如,我们引入了能量反馈技术,类似于混合动力汽车,在电梯下行时储存部分能量,在电梯上行时反馈这部分能量,从而减少总体能量的消耗。在旧梯更新改造上。我们进行的是部分更新改造,而不是将旧的电梯全部拆除更换。我们会评估哪些部件有必要进行替换,从而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