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特种设备大省,特种设备总量位列全国第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压力大、责任重。今年以来,在总局特种设备局的指导支持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智慧监管为导向,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全周期监管集成改革,探索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全周期和风险隐患全链条双闭环管控体系。今年以来,全省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0.007,同比2021年下降50%。
坚持数字赋能,重塑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
浙江以“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全闭环”为总体目标,建设应用“浙江特种设备在线”,打造9个核心应用场景,全量归集数据、重塑业务流程、全面贯通功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全面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能。
数据全量归集。建设应用特种设备集成“驾驶舱”,全面对接国家和总局相关系统数据,构建全省统一的特种设备库、单位库、人员库、检验检测库、物联数据库,实现数据全量归集、交换共享,综合集成数据资源1.9万项、共计11.4亿条。
业务全链集成。全面梳理企业服务管理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打通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维保、检验等全链条全环节,实现申请许可、施工告知、使用登记、事故报送等全链条“一站式”办理,目前全省在线办理业务已达58.9万项。
功能全面贯通。纵向贯通国家、省、市、县、所五级平台,横向协同市场监管、应急、公安、交通运输、建设各个部门,分级分类分权限配置应用功能,打造数字化公共组件,实现行政许可、监督检查、隐患闭环、应急处置等全过程“一站式”管理。
坚持创新制胜,提升特种设备智慧监管水平
浙江根据特种设备不同特征,推进物联感知应用,打造“阳光工厂”和“电梯安全预警”大脑产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智慧监管水平。
推进物联感知应用。鼓励引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装物联感知系统,重点推进公众聚集场所、住宅等电梯物联感知接入,探索推进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视频接入,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分析故障告警原因,实现在线动态管理。目前,电梯物联感知接入17.3万台,占在用垂直乘客电梯的31.5%。推进“阳光工厂”建设,实现全流程可视可查可溯,倒逼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管控,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建成“阳光工厂”1054家,占实际生产企业的97.2%。
打造“电梯安全预警”大脑产品。通过全量归集电梯运行、使用、检验、监管等数据,应用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自动识别每台电梯安全风险,向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监管部门自动推送风险信息,构建电梯安全综合集成、智能物联、多元共治的管理体系。5月上线以来,推送电梯高风险预警4105次。
构建高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用特种设备应急处置管理系统,建立应急专家库,打通应急、公安、交通等信息共享渠道,通过数字化“驾驶舱”将功能场景贯通至市、县局指挥屏,为现场处置人员配备手持执法终端和记录仪。同时,定制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台特种设备应急技术保障车,具备线上远程指挥、现场图像采集与实时传输等功能,实现了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全流程线上管理,全面提升应急处置科学性、有效性。
坚持防控风险,强化特种设备隐患闭环管控
浙江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发建设安全风险预警模型,打造“特安风险指数”大脑产品,全面提高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和闭环管控能力。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预警模型,将市场主体、企业管理、人员行为、设备故障等作为风险预警模型因子,持续监测分析企业风险状态,实现企业、设备风险精准画像,实施四色分类管理,提升高风险精准识别能力。
落实隐患闭环管控。紧盯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复检不合格等严重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属地安全监察人员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在7日内消除安全隐患。目前,“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已累计发现并处置高风险隐患6.6万项,及时处置率达95.4%。
加强线上线下联动执法。强化风险数据应用,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较高风险和中风险企业加大“双随机”监督抽查比例,严厉查处严重事故隐患逾期未整改等违法违规行为。将高风险隐患实时发送至行政执法平台,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通过掌上执法移动端及时处置隐患并反馈处置结果,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闭环处置。
坚持共建共享,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浙江坚持以数字化改革理念、手段、方法,打破常规禁锢和现有模式,创新“一码统管”监管模式,全面推进特种设备“件件赋码”“时时扫码”“自查自纠”,推动各方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
全面推进“件件赋码”。制定全省统一的特种设备码,区分在用设备、浙产设备和入浙设备分别进行赋码,为每台特种设备办理“身份证”,实现全过程留痕、可追溯。目前,全省151.5万台在用特种设备赋码,占在用设备总量的99.5%;24.3万台新增设备在使用登记时完成赋码;1057家制造企业的27.8万台浙产设备完成赋码,实现制造企业赋码全覆盖。
全面推进“时时扫码”。系统开发建设扫码作业功能,指导、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扫码作业、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开展扫码维保、电梯检测机构开展扫码检测,鼓励社会公众扫码查询和投诉举报。截至目前,全省开展电梯扫码维保75.7万台,占在用电梯总数的98.6%;开展叉车扫码作业15.5万台,占在用叉车总数的79.1%;开展锅炉扫码作业9529台,占在用锅炉总数的90.2%;发现从业人员证书造假等严重问题57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12件,全面规范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全面推进“自查自纠”。深化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设应用企业分类评价和隐患排查日志管理功能,督促企业全面开展日常管理和问题隐患自查自纠。系统自动汇集检验检测、物联感知、公众监督等发现的问题,实时告知企业负责人及作业人员,提醒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全省开展分类评价使用单位22.3万家,占比96.7%,自查发现并处置问题隐患957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