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温都网 发布时间:2020-12-04
“明明是能去造飞机的,现在却甘愿这么辛苦地钻‘高压锅’。” 这句话,说的就是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压力容器检验所的检验员们。 他们头戴安全帽,脸上戴着防毒面罩,专门对球罐、卧罐等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这些存放液化石油气、危险化工品的大号“高压锅”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昨天,温州市市场监管局举办“走进市场监管看特检”活动,各界代表走近压力容器检验员,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
进罐戴防毒面罩,工作不能带手机
昨天,记者来到浙江长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主要从事瓶装燃气综合经营(储存、灌装、供应)。近期有大型特种设备到期需检验,当天不少压力容器检验员在此作业。 来到厂区深处,眼前出现一排15米高的大型球形储罐,其中一个球罐被脚手架包裹着,顶部有三四名身穿橙色工作服的检验员,他们或站或蹲,正在进行“无损探伤”检测。 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容器所负责人易际研说,这是温州最小的球罐,最大的球罐在洞头,高30米左右。 记者对着球罐的洞口向下张望,不料一靠近球罐洞口便闻到猛烈的气味,即使戴着口罩也很刺鼻。易际研说,这已经是工作人员反复用肥皂水、清水浸泡多日的结果。这个球罐内装的是液化石油气,不慎吸入会出现呕吐、恶心甚至昏迷的症状。每次检验前,储罐的清洗十分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将罐内介质放空,反复用肥皂水、清水浸泡多日,中和储罐内有害气体。 在工作时,检验员都不能携带手机,以免发生意外。
储罐体检分“内科”“外科”,甚至要“做B超” 怎样给压力容器做体检?一名检验员说,一只储罐的“体检”可以分为“内科”和“外科”。“内科”,主要有焊缝检查,钢板硬度、厚度检验;“外科”,涉及部件功能检查、外观查验等。 最重要的工作是焊缝检查。最常见的方式是表面磁粉检验。只见检验员拿着一个气罐瓶向着罐子的内壁焊缝喷射数次液体后,用一个把手状的仪器沿着焊缝慢慢移动。检验员说,这是磁粉液和磁探仪。“磁粉液主要成分为带磁性的铁粉和荧光活性剂,在焊缝检测过程中,首先要喷洒磁粉液,再用一个磁探仪进行检查,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如果磁粉液未按一定规律聚集,表明该焊缝存在缺损。” 对于球罐内一些钢筋连接的部位,检验员将采取渗透液渗透显形的方法进行检验。 对于更深层的检验,检验员还会对罐体“做B超”——使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检测。在做超声波检测时,也像人一样,要对罐体涂上一层透明胶,再用探头在内壁慢慢滑动,观察仪器上的曲线有没有发生大变化。检验员说:“曲线没变化就是好事,说明金属内部没有缺陷。” 通过以上项目检验之后,球罐还需再进行一轮整体的气密性检测。都通过后,检验员将出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表明该压力容器可正常使用。 现场作业的检验员介绍,“像这样一个球罐,十几名检验员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完成检测。全市这样的球罐有264个。”
压力容器检验可用“脏、苦、累、险、毒”形容 “如果用五个字来形容这份工作,那就是脏、苦、累、险、毒。”一名检验员这样说。的确,球罐内部检测困难重重:检验员需要佩戴防尘防毒面罩、背负安全带以及检验设备爬进去,在昏暗的环境中工作。如果是夏天,罐内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这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很多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有时候干完活连饭都没地方吃。
检验员爬进压力容器内部,准备给容器做体检
易际研说:“一次一位妈妈指着我们对孩子说,你们不好好读书,长大就得和叔叔一样钻罐子。我一听,真不知道该哭还是笑。” 其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压力容器检验所人才济济。所内一共18人,有15位检验师、两位检验员,其中硕士生10名、博士生1名,都是名副其实的高才生。他们要承担全市13748台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平均每年要检验4000个。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樟民感叹:“他们有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才生,是能去造飞机的,现在这么辛苦地钻‘高压锅’,无怨无悔,真的佩服。” 特检工作对企业来说重要吗?“国家对压力容器的监管非常严格,检验球罐既是高空作业,又是受限空间作业,里面还涉及用电动火,尤其是高温天里更是难度加大。但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他们经常放弃休息加班加点。”金樟民说,“机器停一天,对企业来说就是损失。比如,瑞安一家企业,停工一天就损失600万元。因此我们的检验员要见缝插针,在夜里或者周末赶去检测。” 特种设备检测,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了解,温州市现在有特种设备132874台套,这些特种设备中,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有电梯、游乐场大型设施,还有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每年可完成各类检验检测约9.6万台次,检验率达100%,完成作业人员考试近7000人,发现隐患约2.5万次并及时督促指导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