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推进高风险电梯安全隐患治理显成效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宝盛里芳清园55部电梯在检验机构定期检验中因为电梯报警装置瘫痪,不能有效应答紧急呼救被宣布为不合格,告知物业公司电梯应停止使用。经过各方努力,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从故障消除到设备验收,1天完成了计划18天完成的工作,对芳清园小区11栋楼的55个楼门894户居民的电梯使用没有造成影响,及时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群体性事件危机。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特点是“三多”(电梯总数多、老旧小区产权单位多、部队单位多),各类隐患电梯现状复杂、整体治理工作难度高,经过认真协调推进,该街道119部隐患电梯中已完成治理99部,整体完成比例为83%,为地区居民营造了安全良好的乘梯环境。
北京市海淀区房管局安全隐患电梯治理任务1159台,占全区治理任务量的50.1%,目前已完成883台,占总治理任务量的76.2%……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海淀区2018年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会上获悉,截至11月份,海淀区圆满完成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年初预定750台任务目标,全区电梯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而其中表现突出的海淀区房管局、万寿路街道和东升镇更是分享了各自在电梯安全隐患治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目前,海淀区在用电梯总量为3.38万台,居北京市第2位,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的电梯就有4380台,占海淀区在用电梯总量的13%,这部分电梯已步入老龄化,加上部分电梯维护保养投入不足,存在潜在隐患。海淀区委区政府解民情、察民意,将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列入海淀区为民办实事项目,自2015年以来,海淀区已消除1646台电梯安全隐患。
“2015年以来,在原北京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海淀区质监局深入开展高风险电梯安全隐患治理,早谋划、出实招、求实效,充分发挥行业监管部门和属地街道安全管理职责,多元共治,共同推进,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街镇属地管理、部门综合监管、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广泛参与、检验技术支撑’的电梯安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通过政府补贴杠杆,引导业主自主协商、共同决定,撬动老旧社区电梯更新改造大修资金归集,为老旧社区自治探索一条新路,高风险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获得了居民好评,提升了百姓福祉。”海淀区质监局局长朱玉兵说。
据悉,海淀区质监局专门起草了《海淀区2017年度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区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方案明确,海淀区还成立了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多元共治,齐抓共管;落实老旧住宅电梯政府补贴制度;建立电梯隐患治理工作报告制度。同时,海淀区还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决定按照条块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落实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电梯更新、改造、大修都需要钱,由于历史原因,1999年以前的老旧小区未建立公共维修基金,即使有公共维修基金的小区,也需要经2/3的业主同意才能使用,由于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缺乏信任,怎么激发产权单位、业主归集资金是难题。海淀区通过建立政府补贴制度,对确实未建立公共维修基金、资金筹集困难等特殊情况的,建立政府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补贴,引导业主自主决定、自筹经费,小钱撬大事,减少各主体资金摊付量,提升更新、改造、大修可行性。”朱玉兵说。
在质监系统的统筹下,海淀区上上下下全力配合抓好高风险电梯隐患治理工作。“街道成立了电梯隐患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摸排走访常态化、工作例会制度化、定期跟进动态化,抓好高风险电梯治理工作。”万寿路街道社区建设科科长杜志坤说。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亮华、北京海淀区副区长陈双都对海淀区的高风险电梯治理模式予以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其继续创新。“下一步,海淀区质监局坚持行业和属地共同治理原则,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台账,筹集资金,结合实际,对隐患电梯实施分类治理,完善电梯安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朱玉兵说。
《中国质量报》记者 徐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