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监管信息 监管信息

特设监管上海经验

新闻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17-09-19


□ 张 萍 本报记者 霍一夫

上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突出制度创新,初步形成一批适合上海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监管模式,取得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新成效。

我们先看一组数字,截至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总量达583131台(套),其中在用特种设备495715台(套)。在用设备中,锅炉6065台、压力容器107622台、电梯230848台、起重机械77902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72986辆、客运索道1条和大型游乐设施291台(套)。另有气瓶400余万只,压力管道1.4万公里。电梯保有量已连续多年位列世界城市之首。

构建政府责任体系

建立市特种设备安全联席会议。2014年初上海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了省级政府层面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20个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共同组成,制定了《联席会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近年来,各成员单位间就电梯、压力管道、码头吊、物流行业特种设备等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经常性的沟通协调,推动形成了“专业监管、部门监管、行业管理、基层属地监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格局。

推动分级属地监管。上海以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区、县政府强化对本地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属地专业监管人员编制、装备和条件等方面的投入。各区市场监管局均拓展形成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科(处)、基层所(专业所)、执法支队相结合的专业监管组织结构,经质监系统培训,新增基层持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2000余名,持证监察人员数量增长了20余倍。

探索监管方式创新

探索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分类监管方法。上海贯彻质检总局推进特种设备分类监管的总体要求,完成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级分类评价方法研究,基于不同行业,以及企业安全使用管理能力、设备环境等要素,建立风险评价模型,梳理出18个重点特种设备行业,深入分析行业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研究。在全市推动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试点,引导企业主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并实施。完成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评价工具的设计,完成4个行业约310家企业的评价工作。开展特种设备隐患分级分类研究,将安全隐患分为三级,针对八大类特种设备研究完成了隐患排查方法。在化工区、氨制冷装置使用单位及气瓶充装单位开展安全管理评价工作情况,并全社会通报评价结果。

加快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一是监管创新,法规先行。推动《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修订,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落实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等7个方面创新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化下来,为进一步推进电梯监管改革夯实了法律基础。二是连续两年(20152016)推动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两年共计对2613台电梯开展安全评估更新改造工作。三是联合市交通委、市商务委等有关部门,强化轨道交通、大型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电梯安全监管。四是规划了2015~2020年本市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测体系建设,推动不同模式的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构建试点工作。五是稳步有序推进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制定完成平台建设方案。启动《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基本要求》和《电梯应急处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功能要求》两个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协调平台建设相关单位,加快与相关方签订平台建设协议,推动平台软硬件配套,打造集电梯预警监测、应急救援、风险辨识、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身的信息化电梯监管和服务平台。

推进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一是加强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中心建设,完成《上海市处置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完成《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标准文本汇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程序,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和标准文书。二是进行特种设备风险和预警体系研究,对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长输管道、移动罐车、20年以上压力容器、化工区等7个行业风险和气瓶、舆情、监察和检验信息化系统预警体系开展研究。三是加强特种设备人才配备,对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专家库的专业配置进行了调整,补充了材料、设计、制造、安装、维保以及化工救援、燃气、消防等方面的专家,增加了5家应急管理专业协作单位。四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和演练工作,提升实战能力,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15923日,由质检总局、上海市质监局和上海市应急办等6家单位牵头开展的上海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综合实战演练在上海化工区成功举办。本次演练是我国首次开展针对大型石化装置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泄漏、爆炸事故的综合实战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最真实的实战状态,检验上海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促进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探索推进检验机构改革。研究分析上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和检验检测等需求,以及现有23家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的特点和实际,组织编制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调整整合的方案(草案),提出调整整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础原则,并从“调整设立安全监察技术机构、纵向整合本市法定检验机构资源、推动面对市场化的检验检测机构转企改制”等三个方面工作思路。

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服务自贸区特种设备改革试点工作。一是根据质检总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相关改革措施及配套办法。二是深化特种设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第一批4项特种设备行政审批受益面广的事权,下放给自贸试验区。三是率先在自贸区内开展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完成风险评价工具的设计,开展第一批使用单位自评价和第三方试点评价工作。

服务迪士尼乐园重大项目。从2013年开始,主动梳理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难点问题。编制了迪士尼建设项目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推进工作两个保障方案;2014年摸清上海迪士尼园区内涉及到《特种设备目录》范围的特种设备底数,协商解决园区内11套大型游乐设施项目推进的时间进度、质量控制问题,推进大型游乐设施按时交付;2016年在试运营期间组织开展迪士尼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演练活动,提升管理方应对处置大型游乐设施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推动迪士尼大型游乐设施监管方式创新,提出五项改革创新举措并推动落地,即取消作业人员行政审批,改由游乐园培训认证;取消修理许可和告知,改由乐园自行修理;转变定期检验方式,强化乐园自检责任;转变使用登记方式,强化乐园安全管理责任;推行安全责任保险,建立社会救助和监督机制。2016年底基本建成迪士尼乐园大型游乐设施创新改革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

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能效测试是节能工作的基础,2013年以来每年都开展300台套以上的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二是配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实施清洁空气计划,加强锅炉节能查处力度,积极推动燃煤(重油)锅炉节能工作,2013年至2015年淘汰1000余台燃煤(重油)锅炉,本市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全部完成。三是制定了地方标准《上海市发电锅炉安全使用与节能管理基本要求》《上海市工业锅炉安全使用与节能管理基本要求》《上海市在用换热容器能效测试与评价》。四是打出节能检查组合拳,先后开展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锅炉能效测试机构监督检查,锅炉生产单位节能监督抽查,锅炉产品能效审查,启动本市锅炉节能监督管理平台建设。五是示范引领,2015年、2016年联合市经信委、环保局先后评选出16家示范锅炉房,61家达标锅炉房。

持续开展电梯维保质量评价工作。自2011年以来连续6年开展电梯维保单位评价活动,先后有125家次电梯维保单位进入“黑名单”,按照《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实施监督检查评价的通知》要求,通过证后抽查、定期检验、执法检查、现场评价等方式,对本市200余家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开展监督检查与评价,对在用电梯维保现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注册在本区域的评价结果较差电梯维保单位,将其纳为本区重点监察对象。

简政放权,完善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一是深化特种设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特种设备行政权力事项,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作业人员考核、施工告知等行政审批受益面广的事权,下放给区市场监管局。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自2013年起企业获证全部实施网络预审,自2015年起取消鉴定评审收费,每年为企业节约费用七百余万元,2015年、2016年企业获证申请数比2014年以前提高30%。三是每年制定并下发文件通报许可获证单位监督抽查情况,研究编制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制定、检查实施、后处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四是通过信息化方式规范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自2014年起现场监督检查全部通过移动监管系统实施,2014年至今,共有99588人次监察员通过移动监管系统实施检查,检查使用单位36000家次,检查设备75424台套,督促38475处安全问题按期整改。2017年起移动监管系统中出具监察指令书时全面推广使用电子签章,做到检查全过程电子化、可追溯。